今年是重庆大学建校95周年,土木工程学院开展“悠悠沐风九五载,炬炬烛光向百年”老教师专访活动,旨在通过访谈传承老教师的跨时代精神,展现其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从中汲取丰富滋养,凝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百年新重大”和“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图:《勤学使人充实,踏实助力成长》获重庆大学2024年“读懂中国”活动征文类三等奖
张来仪 勤学使人充实,踏实助力成长

重庆市优秀教师,曾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重庆市“结构力学”精品课程负责人。现任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土木工程教研室主任。在重庆大学学生评教中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2012年被评为优秀教研室主任, 2013荣获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十佳”教师称号。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成绩突出,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校特等奖一项,校一等奖五项,校二等奖两项。其两项部级科研成果通过国家鉴定为“国内首创”和“国内领先水平”。
01 勤奋刻苦,结缘重大
高中时期,张来仪教授就展现出来了勤奋刻苦的精神,“我们当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需要边劳动边学习”,张来仪教授这样说道。尽管这样,她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成绩。张来仪教授1963年参与高考,考入重庆大学土木系。“我们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那么多高等学校,只有那几所,我还算比较幸运,我考来重庆大学,班上另外一个女生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还有一两个上了别的学校,印象中一个班能上大学的就那么几个。”学习上,张来仪教授对当时学习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印象很深刻,她说自己学习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本着踏实、刻苦的学习态度,最终这些也都能够学明白。到了本科三年级,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许多专业课以及毕业设计都没有完成就草草毕业了,分配到四川省攀枝花工作。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有人提出需要让1963那几届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让他们完成剩余的课程学习。“我当时还在攀枝花工作,我听到国家要我们这批人回到课堂去学习,我响应国家的号召,辞掉了攀枝花的工作,回到校园,学习剩下的课程。”1978年春天,张来仪教授重新回到校园,开始了为期两年半的学习。
02 永不退缩,奋战一线
张教授在七十年代初的工作经历尤为感人。面对初次设计水池的挑战,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敢地迎接了这个对她来说全新的领域。在当时专业课程尚未深入的特殊环境下,她选择了自主学习与积极求助,展现了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
在长达35年的高校教学生涯中,张教授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此外,还重视德育教育,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她不仅在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承担多项省部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多项成果更是达到国内首创和领先水平。退休后,她仍心系家乡教育事业,继续在重庆城市科技大学工作十年,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所带领的教研室两度荣获学校优秀教研室称号,她本人也荣获校第三届“十佳教师”及优秀教研室主任荣誉。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张教授同样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她关注社会变革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青年人才。她悉心指导了三十余位青年教师,助力他们提升授课水平、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取得了显著进步。
03 勇于追求,学无止境
2001年,张来仪教授光荣退休。然而,退休生活并未使张教授止步不前,相反,她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并通过各类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生活中,她积极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涉猎广泛,包括中医、唱歌、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这些兴趣爱好不仅丰富了她的退休生活,更让她在晚年保持了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探索,张教授展现了一个真正教育家的风范,其行为不仅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也鼓舞着身边的青年学子。
“无论你身处何种境地,无论你面对怎样的困难,都请保持学习的心态,勇于追求,积极进取。永远不要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因为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我们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愿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勇敢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这是张教授对我们殷切的寄语。

图:张来仪教授与访谈同学的合影
同学心得
潘永峰:在与张来仪老师的对话中,我深切体会到了一名教育者的坚持与奉献。张老师的经历不仅是对自己教育生涯的总结,也是对年轻一代的启发和鼓舞。她勇于面对挑战、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以及对后学的耐心指导,彰显了教育者的魅力。她低调的作风和持续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效仿。
古剑:张老师在长达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当中,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些精神也激励着我努力学习,不断挑战,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汉良:在访谈张来仪老师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执着与奉献精神。张老师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回顾,更是对后辈的启示和激励。她面对挑战的勇气、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后辈的悉心指导,展现了一位教育家的风范。她的谦逊和终身学习的态度,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