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重庆大学建校95周年,土木工程学院开展“悠悠沐风九五载,炬炬烛光向百年”老教师专访活动,旨在通过访谈传承老教师的跨时代精神,展现其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从中汲取丰富滋养,凝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百年新重大”和“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人物简介:刘南科教授,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副院长,1927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威远县,6岁进入私塾读书,在重庆上大学,而后留校任教,如今已是一位97岁高龄的老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老用他的一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对知识的渴望是他人生追求和学术道路上的重要动力,也促使着他倾尽所能地教授学生、传播知识。
非凡记忆力:智慧与时间的交响
从幼年时期开始,刘南科教授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卓越的记忆力。他能够准确地回忆起兄弟姐妹的生日、童年趣事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他的世界里,背诵《长恨歌》《琵琶行》《葬花吟》等长篇诗赋不是什么难题,而是他每天必备的“精神食粮”。岁月的流转未曾令他屈服,他那敏捷的思维和惊人的记忆力依然令人赞叹不已。如今 ,1小时内手绘出重庆200个轨道站、1分半钟完整背诵出400余字的短文全不在话下。他曾坦言:“短小的诗文我常能过目不忘,长一点的诗文多看几遍也能倒背如流。”这些经典之作在他的口中如同涓涓细流,浸透着他的思想,也透过刘老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众多学子的心田。
虽已年近期颐,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却丝毫未减。前些年,刘老师发现自己用拼音查阅字典存在一定的困难,他开始自学用四角号码检字法。不仅如此,刘老师的家中各个角落都摆满了书籍和报纸,每一份读物旁边都留下了他精心写下的心得批注。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或满足短期的需求,更是一种持续不断、贯穿一生的追求。
在教育事业上,刘南科教授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第一颗卫星“探险家1号”成功发射,给刘教授带来巨大震撼,“当我们国家还在忙于温饱,无暇仰望天空时,同一个世界的另一个国家却可以探向寰宇”,他暗自发誓要教好下一代,扛起振兴中国的大任。
为了照顾家庭条件贫寒的同学,刘老师将总结整理的教案一字一句地抄成工整的手稿供他们学习,人手一份。由于经常伏案夜书,他的眼睛逐渐变得模糊,但心中的教育之火却从未熄灭。每当问到他后不后悔的时候,他也只是淡淡的回复道:“学生就是我的全部,为他们好的事,我一定要去做。”
“格物致知,革新活络”,在他眼中,建筑不应只是砖瓦、木材的堆砌,还可以是由一梁一柱书写的字字珠玑的论文,而这些“字”需要不断地注入新的灵魂。“新的技术,方法,材料,才是行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唯有创新才能活络,才能发展。”他向来很鼓励学生创新,课堂上会表扬提出新创意的学生:“活跃的大脑就是创新的温床。”
把毕生所学投入祖国的伟大建设是刘老师最大的梦想,也是他对同学们的谆谆寄托。他常常教导学生,不仅要将创新和发展注入科研当中,还要推进科研成果与实践的接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是他教给学生最大的浪漫。
从学院退休以后,刘老师依旧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热情。闲来踱步,他常常站在教室的窗边观望,眼神尽是慈母对乳儿般的期许和关爱。刘老挂念着自己耕耘了一生的田野,以己为桥,渡人灵魂。
97岁老党员的那颗炽热的心,却仍旧如年轻时一般,一生都在自我审视,去靠近那崇高的理想之光。退休后的生活,尽管闲适,但刘老师却坚持着自己的生活节奏。周总理的“活到老,学到老”的倡议,他奉为圭臬。每日清晨,这位九旬老人都会坐地铁去市图书馆阅读和抄书。身在桃园,心念党恩。刘老时刻牵挂着自己是否已按时交纳党费,那份对党的忠诚与热爱,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减退。
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专家,他关注着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地铁建设的进展。每当有新的地铁线路开通,他总是乐于乘坐、参观一番,了解列车的构造和运营情况,观察地铁建设给城市带来的便利和变化,感受现代基础设施如何施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他对地铁建设的热爱和关注不仅源于他的专业背景,更源于他对城市发展的深深关切。他深知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一直致力于将先进的建筑工程技术和理念应用到实际建设中。刘老师不仅关注着地铁建设的进展,还积极参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他参与过多个桥梁、高速公路、高铁等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这些项目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优势,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这种专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他常说,自己是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人。在党的带领下,城市林立起栋栋高楼,地下穿凿缕缕地铁,村庄飘出袅袅炊烟。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自己安逸的晚年。“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位年近期颐的老教师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奋斗为党,奉献为国的壮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