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下午2:30,解放军理工大学王明洋教授莅临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并于重庆大学B区建工馆第一报告厅举办学术报告会。会议由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刘汉龙教授主持,土木工程学院众多师生参与听讲。
王教授的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冲击作用结构局部效应与工程防护技术。2、深部岩体加、卸载扰动非线性动力响应。3、岩土中爆炸波与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4、冲击爆炸作用结构整体响应与防护技术。
王教授首先讲道,钻地常规武器侵爆效应与结构作用,主要针对外军精准制导武器“打得准”,深钻地武器“打得狠”,超高速动能武器“打得快”对我重要目标的打击威胁,围绕战略防护工程“抗得住”的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分区破裂、岩爆、大变形成灾机理与防控技术;工程性地震导致的深部岩块的局部不可逆运动,确定工程可承受的可逆位移的工程理论值。随后,王教授结合物理学中的动力学原理以及微积分思想向大家详细解读了动能冲击运动积分的基本原理与推导过程。
王教授接着讲到,冲击近区介质的变形状态与冲击波造成的位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有关,在这里王教授提到了内摩擦压缩模型,内摩擦压缩模型填补了低应力弹塑性区到高应力拟流体区之间应力状态表征空隙。
之后王教授又讲到了薄靶低速撞击的钢塑性模型。此模型的变形破坏特点是近区变形弹性分量与塑性分量相比,仅占一小部分,为局部塑性状态。而其能量分配特点为当撞击深度较浅和结构具有自由表面时,体积压缩变形可忽略。其材料模型则采用了不可压缩刚塑性模型。
接着王教授又结合理论分析与公式推导为大家详细解读了深部岩体加卸载扰动非线性动力响应。最后王教授得出了以下结论:1、动能型冲击能量因子的确揭示了低速、高速、超高速撞击的局部效应的机理。2、运动型地冲击能量因子密切了深部围岩变形破坏及其孕育出的岩爆、分区破裂、超低摩擦、地震动之间的本质联系的机理。3、介质中粒子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联性决定了介质的受力状态,揭示了相互作用荷载的动力学特征。
报告结束之后,王明洋教授针对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下午3:30,讲座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