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English 教师登录

著名行业领袖吴德绳教授在重庆大学做教书育人系列讲座

作者:丁勇、刘红、吴清清、韩尔东、王玉珏、朱悦宁  

发布者:李鑫  

审核人:  

日期 : 2019-11-05

 

暖通空调行业著名领袖级专家,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兼书记吴德绳教授日前到访我校,并为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师生做了三场别开生面的教书育人系列讲座。

吴德绳教授此行是应李百战教授邀请,专程为重庆大学新工科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而进行交流访问,在为期5天的交流访问过程中,吴德绳教授不顾年岁已高,分别于10月28日下午、30日晚和31日下午为土木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硕博研究生、本科生分别开展了题为“迎着科技难关上”、“大学生如何学习地更好”和“沟通的艺术”的专题讲座,得到了师生的高度关注和热烈欢迎。

在“迎着科技难关上”的专题讲座中,吴德绳教授从“什么是研究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有何区别?”引入,指出硕士阶段要重视职务训练、学习培养,博士阶段应重视师生合作设题、寻找科研创新。在谈到工科学生的匠人精神时,吴德绳教授说:“匠人”即为手艺人,落实到每个人就是要追求精益求精、不断磨练自己的职业能力;一个建筑行业的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设计建筑,要有深远的使命感,明白自己的设计对社会的意义在哪里,这也是匠人精神的一种体现。”吴德绳教授强调,科学研究要学会抓重点、重实用,对于重点需要精细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不要一味地追求“多快好省”。报告后半程,吴德绳教授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并耐心答疑解惑。


 


在对本科新生进行的“大学生如何学习地更好”专题讲座中,吴德绳教授从国家住建部、科技部、教育部的顾问专家角度出发,结合60余年的从业经历,从“提高思维素质”、“提高再学习能力”、“提高对知识的好奇、探究、渴望的坚持能力”、“提高情商”和“抓紧时间,做好规划”等五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学习方面,吴教授指出大学生应该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要善于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联系生活,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在育人方面,吴教授指出,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把每个人培养成最好的自己,在这个科技大发展的年代,师生们应该培养自己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本次讲座的互动交流部分,同学们积极向吴教授提问,气氛活跃,吴教授通俗易懂的论述使得在场学生受益匪浅,让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同学对学习的目的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与师生共同进行的“沟通的艺术”综合素质讲座中,吴德绳教授从“沟通艺术的必要性”入手,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为参会人员分享了对“沟通艺术包括的方面”、“沟通的是与非”、“提高当面和书面沟通艺术的实例”和“礼貌的修养”等方面的思考。作为工科行业老前辈,吴德绳教授认为,沟通的艺术能够促进和谐、提高工作效率,在学习中永远要以是非判定作为准绳;与人当面沟通时,应该掌握不卑不亢、防止轻浮狂妄的原则,不断地在学习中、生活中修炼自己的沟通艺术。吴德绳教授指出,礼貌的修养也是沟通艺术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外在的表现和精致的风度,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用语,确保能够正确理解相互的沟通。讲座中,在场的师生针对自身的经历向吴教授提问,吴教授深入浅出的回答,使大家对沟通的艺术有了更加具体的理解和更加深入的感悟。


       

三场讲座,吴德绳教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将做人、做学问的道理融入在浅显易懂的实例中。此次交流、讲座提升了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师生对于专业、学科、行业发展的理解,提升了专业师生对于匠人精神、教书育人的更深层次感悟,为重庆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积极参与未来国家建设、做好前沿科技攻关工作提供了原动力。

 

吴德绳教授简介:

吴德绳,1939年出生,籍贯江苏常州。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共产党员。从事建筑专业设计工作,为教授级工程师职称,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历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院长、院长兼书记,现任中国制冷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科技评估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常务理事。曾任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委员会、认证委员会委员或主任。曾参与专业学会、协会领导职务和高等学校专业课座教授。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制冷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住建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评估委员会主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吴德绳先生是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公认的著名专家。他把暖通空调专业知识与建筑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专业服务于设计领域,提出学科专业发展思路。他博学多才,把渊博宽厚的学识奉献给学科教育和企业、行业发展,提出诸多发展思路,为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