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English 教师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 正文 >

个人简介

崔新壮,1974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昆仑英才杰出人才,重庆大学弘深杰出学者,长期从事交通岩土工程和道路绿色智能建维理论、方法、技术、材料、装备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等科研项目70余项。授权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60余篇。编制国家、省级及行业标准18部,工法1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路基工程科技创新论坛发起人,组织召开了第一、二届路基工程科技创新论坛,第四届GeoChina(2016)岩土工程国际会议,第四届TIM(2019)交通基础设施国际会议等国内外学术会议。


研究方向
(1)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低碳建造与韧性提升
(2)岩土工程结构灾变智能识别与安全预警
(3)先进绿色土木工程材料研发与应用体系

主讲课程
(1)流体力学(本科生)
(2)高等土力学(研究生)

学术兼职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期刊副主编
《Innovative Infrastructure Solutions》期刊副主编
《岩土工程学报》期刊编委
《中国公路学报》期刊编委
《公路交通科技》期刊编委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路基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
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协会理事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岩土稳定与固化技术分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果
1.代表性科研项目(主持):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低影响建造关键技术
(2)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载交通荷载作用下地基累积变形原位模拟系统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轮-路振动互馈作用机制与路基智能压实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4)国家973计划课题:TBM施工地质与岩体力学信息动态获取方法及定量虚拟表达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振动沉管透水混凝土桩施工致堵机理与堵塞效应研究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负泊松比土工格栅拉胀效应的筋土界面协同作用与强化机理研究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机敏土工格栅变形自检测的加筋土破坏模式识别与状态诊断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透水性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疲劳损伤与流固耦合数值和物理模拟的沥青路面水损坏动水压力驱动机理研究

2.代表性专著:
(1)崔新壮,姚占勇,郭院成,张珂,管延华. 黄泛区筑路理论与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5
(2)崔新壮. 路面(病害)力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3
(3)李晋,崔新壮,宋德果,袁凯. 特殊环境路基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4
(4)连峰,崔新壮,赵延涛. 软弱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9.3
(5)张炯、孙杰、黄金梅、崔新壮、李晋、金青. 海绵城市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9
(6)刘甲荣,郭洪,崔新壮,徐俊国. 隧道结构损伤分析、健康监测与预警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9
(7)周兴林,崔新壮. 道路交通测控技术及应用.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8)周勇,朱伟,崔新壮,郝学臣等. 公路改扩建旧路基强夯加固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9)王爱营,崔新壮,朱万生. 公路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10)朱万生,王涛,崔新壮. 含盐水泥土桩耐久性技术.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3.代表性专利:
(1)Xinzhuang Cui, Weidong Cao, Lei Zhang, Junwei Su, Yilin Wang, Jun Li, Sheqiang Cui, Zhongxiao Wang. Structure for monitoring stability of existing subgrade/slop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美国发明专利:US10684112B2,2020.6.16授权
(2)Xinzhuang Cui, Qing Jin, Jieru Wang, Yilin Wang, Jun Li, Xiaoning Zha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in real time bearing capacity of foundation tamped by high-speed hydraulic tamper. 美国发明专利:US11384504B2,2022.7.12授权
(3)崔新壮;孙皓;张小宁;金青;王艺霖;崔社强;张旭;孟华铭.余热还原高含水含铁固废的钢渣热焖提铁及建材化方法(发明专利ZL202411803602.0),2024.12.10申请,2025.03.14授权
(4)崔新壮;张旭;时洪斌;黄昌富;于伟泳;王旭明;金青;王凌云:孙丹丹;张小宁;卢石宝;王艺霖;李辉;孙仕源;姜鹏;徐娜.一种分布式路基边坡灾变全过程智能监测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 2024 1 1345178.X),2024.09.26申请,2025.02.11授权
(5)崔新壮,包振昊,郝建文,王旭东,张小宁,李晋,张炯,杜业峰,张圣琦,李向阳,颜世荣,王艺霖,刘炳成. 可实现应力主轴旋转的路基地基动力响应模拟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202211242424.X),2022.10.11申请,2024.07.23授权
(6)崔新壮,曹卫东,张磊,苏俊伟,王艺霖,李骏,崔社强,王忠啸. 一种既有路基、边坡稳定性的监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发明专利ZL201710864496.0),2017.9.22申请,2024.1.23授权
(7)崔新壮;杜业峰;金青;肖源杰;刘念武;周航;张圣琦;郝建文;包振昊;李向阳;张小宁.土体全应力、孔压和累积变形多场耦合测量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202211278839.2),2022.10.19申请,2023.7.18授权
(8)崔新壮;张小宁;杜业峰;姜鹏;包振昊;郝建文;牟启硕;张圣琦;李向阳;路雨;孙玉杰;王帅;孙华琛 基于耐候性水凝胶路基运营期含水率与密实状态调控方法(发明专利ZL202111422960.3),2021.11.26申请,2022.02.11授权
(9)崔新壮,齐辉,薛志超,李骏,孙华琛,王艺霖,刑兰景,金青,张小宁,王帅,孙玉杰,韩若楠,王洁茹.考虑温度效应的导电聚合物拉敏效应非线性校准方法(发明专利ZL201920934778.2),2019.9.29申请,2020.10.30授权
(10)崔新壮,王海永,隋伟,郭峰, 高登攀,文翠琴. 基于导电聚合物的土体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ZL201310312664.7),2013.7.22申请,2016.1.20授权

4.代表性论文:
(1)Cui X, Yan S, Zhang X, et al. Research on the coupled dynamic response of vibratory roller-unsaturated subgrade under different compaction and moisture content states[J]. 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2024, 46: 101252.
(2)Cui X, Du Y, Zhang X, et al. Characterizing the dynamic resilient modulus of subgrade soil treated by BT-SAP subjected to freeze-thaw cycles[J].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220: 104153.
(3)Cui X, Li X, Du Y, et al. Macro-micro numerical analysis of granular materials considering principal stress rotation based on DEM simulation of dynamic hollow cylinder test[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4, 412: 134818.
(4)Cui X, Du Y, Hao J, et al.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stress state of highway subgrade under vehicle load: experimental evidence and evaluation mod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 2023, 24(1): 2268795.
(5)Cui X, Li X, Hao J, et al. Dynamic response of unsaturated poroelastic ground underlying uneven pavement subjected to vehicle load[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2, 156: 107164.
(6)Cui X, Wang Y, Liu K W, et al. Strain-softening model evaluating geobelt–clay interaction validated by laboratory tests of sensor-enabled geobelts[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20, 57(3): 354-365.
(7)Cui X, Wang Y, Liu K, et al. A simplified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hardening behaviour of sensor-enabled geobelts during pullout tests[J].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19, 47(3): 377-388.
(8)Cui X, Zhang J, Huang D, et al.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rapid clogging process of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caused by storm water runoff[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 2019, 20(1): 24-32.
(9)Cui X, Zhang J, Chen D, et al. Clogging of pervious concrete pile caused by soil piping: an approximate experimental study[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18, 55(7): 999-1015.
(10)Cui X, Cui S, Jin Q, et al. Laboratory tests on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sensor-enabled geobelts (SEGB)[J].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18, 46(1): 66-76.

5.代表性标准:
(1)国家标准《透水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参编
(2)山东省标准《黄泛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1主编
(3)山东省标准《旧路堤利用技术规范》,第1主编
(4)山东省标准《路基边坡变形远程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主编
(5)山东省标准《边坡客土喷播生态防护技术标准》,第1主编
(6)山东省标准《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第1主编
(7)山东省标准《公路高边坡智能监测技术规范》,第1主编
(8)山东省标准《固废基绿色低碳胶凝材料土体固化技术规程》,第1主编
(9)山东省标准《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技术规范》,第1主编
(1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固废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第1主编
(1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低环境影响功能性路面养护技术规程》,第1主编
(1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边坡工程装配式框架应用技术规程》,第1主编

获奖情况
1.代表性奖励: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与工程应用,第1完成人
(2)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极端降雨条件下复杂路基工程灾变防控与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第1完成人
(3)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改扩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智能感知、预警与精细化控制及应用,第1完成人
(4)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黄河中下游粉土工程特性与路基长期服役性能提升技术,第1完成人
(5)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等奖(2023):改扩建高速公路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绿色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与应用,第1完成人
(6)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基于智能土工合成材料的路基安全预警与加固技术,第1完成人
(7)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散体桩-透水混凝土桩二元复合地基施工技术研究,第1完成人
(8)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黄河冲淤积平原路基灾变机制、预警方法和综合防控技术,第1完成人
(9)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黄泛区粉土路基修建成套技术与应用,第1完成人
(10)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黄河三角洲沥青路面水损坏流固耦合机理、损伤评价方法与防治技术,第1完成人
(11)山东省专利奖二等奖(2020):基于导电聚合物的土体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第1完成人
(12)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工程驱动,四位一体,共建共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标准化建设与示范,第2完成人

2.人才计划:
(1)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4)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6)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7)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8)昆仑英才杰出人才
(9)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0)重庆大学弘深杰出学者

研究生培养
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90余名
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4-6名

联系方式
Email: cuixz@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