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和12日上午,周绪红院士等8位知名专家学者在建工馆第一学术报告厅给暑期学校学员做了“钢结构”、“风工程”、“岩土工程”等研究方向的多个学术报告。
周绪红院士做了题为“钢结构体系创新与发展”的专题报告。周院士给全体学员讲解了其钢结构研究的独到心得,即从构件到节点再到体系,并指出钢结构研究的最初想法源于中国传统木建筑,即思考如何用钢材代替木材。此外,周院士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未来是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在于结构创新,由此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多高层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等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新型钢结构体系的创新,说明了新型钢结构建筑轻质、环保、节能、可持续、造价合理诸多优点,引起学员们的极大兴趣。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田村幸雄向暑期学校全体学院做了主题为“风诱导灾害”的报告。田村院士的报告中,通过大量事例及相关视频、图片向学员们展示了风在工程结构灾害中的重要影响。田村院士指出,中国每年因为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900亿人民币,如何有效合理降低风灾害将会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田村院士用 “The past is history, the future is a mystery, and this moment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这一句话鼓励大家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刘汉龙副校长做了题为“土木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刘校长指出,创新与土木工程并非相离甚远,创新是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有更新、创造、改变之意。刘校长结合“优缺点互补创新法”“逆向思维创新法”等七个创新方法和其团队所做的课题研究充分展示了土木工程岩土工程领域的创新,激发了全体学员的创新意识。
杨庆山院长做了题为:“大型屋盖及围护体系防风防灾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的专题报告。杨院长首先介绍了抗风防灾理论的研究背景与关键因素,并指出风是大跨度桥梁、超高层建筑物以及大型屋盖等风敏感结构破坏形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此外,李英民教授、李正良教授、陈新中教授和胡少伟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结构破坏模式评价与“现代特高压输电塔结构设计研究及应用”、“大跨度桥梁及高层结构抗风”和“预应力混凝土管道结构创新与实践”的专题报告。
通过聆听学术前沿报告,极大地开拓了学员们的专业视野和激发了学员们的科研兴趣。在每位专家的专题报告后,学员们都积极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并与各位专家进行广泛交流,学员们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