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黄晨光研究员拥有着一个当人民教师的梦想,首先,他对土木工程学院给予他的这个圆梦机会表示感谢。黄晨光研究员从对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先生的生平事迹入手,详细分析了三位伟大科学家的性格特征。在对普朗特的天真+理性、冯卡门的享乐+事业、钱学森的严苛+高贵深刻探讨后,黄晨光研究员认为天才大多拥有独特的一面。随后,黄晨光研究员结合克莱因、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在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方面与贡献对工程科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讲述。讲述辅以生动的故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师生对其工程科学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关于科学研究,黄晨光研究员从科学相关的几个理念、科学研究的审美要求、工程科学研究的要求、应避免的不良科研方式与几点思考五个方面对报告进行了阐述。在科学概念方面,黄晨光研究员对Applied science与工程科学两个分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科学研究的审美要求方面,黄晨光研究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数学化”、“简单性”、“颠覆性”、“系统性”、“革命性”是评判科学审美的重要指标;谈到工程科学研究的要求时,黄晨光研究员说:“实践性、科学性、前沿性、艺术性、引领性是满足科学研究的基本属性。”结合5点基础属性,他认为从高点出发,敢于大胆畅想,在面对现实的同时能够回归科学,并加以小心求证、实践、总结才是科学研究之路的正确途径。报告最后,黄晨光研究员指出我们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应该避免轻浮、跟风、残缺、陈旧、虚假的研究,向着作为一名有深厚科学素养的工程师、推动科学发展的科学家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