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English 教师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重庆大学+红岩文化中心!签约!

    作者:  

    发布者:龙帮权  

    审核人:  

    日期 : 2025-10-3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和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国家战略部署,10月28日,重庆大学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共建山地革命文物保护实验室合作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红岩革命纪念馆举行。红岩文化中心党委书记、重庆红岩干部学院院长徐光煦,市文化旅游委二级巡视员方来珊,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汉龙,副校长饶劲松出席签约仪式。


    114AD


    仪式上,徐光煦介绍了红岩文化中心的工作情况,并对共建山地革命文物保护实验室提出了总体目标。他表示,过去,红岩文化中心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加强革命文物系统化保护和活化利用,成效较为明显,但在研究性保护、科技赋能、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短板日益凸显。为突破瓶颈,红岩文化中心与在岩土工程、结构、灾害研究等领域具有显著学科优势的重庆大学开展合作,双方达成共建“山地革命文物保护实验室” 的共识及五年合作规划。他指出,未来五年,将与重庆大学加强合作,主要在科研、成果、项目、人才“四个一批”上聚焦发力,力争“攻关一批科研”“产出一批成果”“落地一批项目”“建设一批人才”。


    141FC5


    饶劲松在工作介绍中提到重庆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学术支撑等方面有综合优势,刘汉龙院士团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和社会服务职能,在文物保护和修复领域开展了系列生动实践。未来山地革命文物保护实验室的总体目标为整合馆校优势资源,创新科研合作与产教融合模式,为重庆市革命文物保护提供规划与技术咨询,力争将其打造为“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加快形成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标志性成果,探索新路径、作出新示范,助推全国革命文物保护高质量发展。


    11F059


    随后,徐光煦、饶劲松共同签署了《共建山地革命文物保护实验室合作协议》。


    121BA0


    刘汉龙在致辞中表示,在当今背景下,将学校的科研力量与文博单位的资源禀赋深度融合,共同应对革命文物保护,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未来实验室将聚焦山地革命文物主要病害成因、技术研发、保护材料、数智保护与文物安全,开展跨学科、前瞻性的联合研究。重庆大学将全力发挥在土木、材料、环境、信息、大数据、化学、生物以及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潜力,与红岩文化中心在文物保护实践、历史研究、展陈利用等方面的丰富经验紧密结合,力争在文物劣化机理、监测预警、保护材料、数字化存档与智慧展示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131865


    方来珊则是从创新、创举、创造三个方面阐释这次馆校合作、共建山地革命文物保护实验室的重要意义,指出共建山地革命文物保护实验室是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1540C4


    刘汉龙、饶劲松、徐光熙、方来珊共同为山地革命文物保护实验室揭牌。


    1989A


    本次共建协议的签署和山地革命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启动,标志着红岩文化中心和重庆大学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重庆市馆校协作,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