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English 教师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喜讯!我院能源工程结构创新教师团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作者:  

    发布者:龙帮权  

    审核人:  

    日期 : 2025-09-07

    2025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周绪红院士带领的“能源工程结构创新教师团队”获此殊荣,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再添重要成果。


    传承黄大年精神,扎根西部育英才

    团队秉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信念,扎根西部高校23载,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目前团队共有成员30人,团队教师先后获评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团队构建了“人工智能+土木工程”跨学科培养体系,打造了一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团队参与建设的《土建大类概论与研讨》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BD8B

    周绪红院士作能源结构学术报告


    周绪红院士走进清华、北大、浙大、同济等20余所高校及重庆南开中学、重庆一中、巴蜀中学等10余所重点中小学开展讲座,点燃万千学子理想之火。

    1328C8

    周绪红院士作“清华大学时事大讲堂”报告

    4A02E

    周绪红院士作“北京大学新工科讲堂”报告


    通过“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培养理念,团队累计培养研究生400余名,指导科研与创新项目30余项,学生勇夺国际大学生混凝土龙舟邀请赛特等奖等荣誉20余次。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以无私奉献和卓越成绩展现新时代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



    深耕国之急需,开创引领突破

    团队面向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需求,聚焦能源工程结构降本增效与安全韧性科技难题,构建了老中青结合、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人才梯队,创新研发大型风电机组混合支撑结构体系,系统构建能源结构抗风抗震设计理论。

    3C0BD

    创新研发陆上格构式风电混合结构体系


    团队培养国家级人才11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60余项,制定标准17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周绪红院士牵头重组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发起成立了中国钢结构协会风电结构分会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委会,创办了国际期刊《能源基础设施(英文)》,展现了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科技担当。

    F0685

    1DC91

    1C5D1


    聚智破难题,躬身惠社会

    团队依托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一流学科,长期深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创办并连续主办9届国际风工程高级培训班,培养千余名中外高层次人才。

    1F3EE

    第22届国际高等风工程学校


    自主研发2.5MW—10MW混合结构塔筒系列产品,已在全国3200余台风电机组实现产业化应用;原创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体系实现全球首示范,入选“中国工程院30年-中国工程院与大国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年度报告》。

    208DA28203

    周绪红院士及团队调研海上风电结构


    团队累计攻克企业重大难题200余项、完成风灾调查和事故诊断数50余次,创新成果显著提升发电效率、降低度电成本,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