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English 教师登录

    我院成功举办“第二届岩土工程前沿青年学术论坛”

    作者:  

    发布者:  

    审核人:  

    日期 : 2017-06-16

    2015年7月9日上午,由重庆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共同主办、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岩土工程前沿青年学术论坛”在重庆大学建工馆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杜俢力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路德春教授、赵密教授、许成顺教授、金浏博士以及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刘汉龙教授、副院长阴可教授、岩土所所长刘新荣教授和学院的广大师生参加了论坛。
    未命名-2.jpg
    未命名-10.jpg
    重庆大学土木学院副院长阴可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杜俢力教授对论坛的举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论坛的学术报告上半场由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杜俢力教授主持,下半场由我院岩土所所长刘新荣教授主持。
    未命名-1.jpg
    北京工业大学路德春教授结合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做了题为“大型地下结构地震灾变模拟与抗震性能分析”的报告。结合美国、日本、墨西哥大地震和我国汶川地震中地下结构地震破坏的实例,路教授介绍了地下结构抗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通过对北京工业大学承担的“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振动台模型试验模拟与结果的分析、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正在研究的地震灾变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抗震性能评价与抗震设计方法。
    未命名-3.jpg
    重庆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王刚教授做了题为“砂土液化大变形的机理、模型及应用”的报告。王教授首先通过对砂土的循环扭剪实验结果、原位反演的1989年美国Wildlife场地的应力应变曲线向大家介绍了砂土液化变形律,引出了砂土液化后大变形的物理机制。接着王教授介绍了自己研究的液化变形的本构模型及算法,最后列举了研究成果在边值问题液化变形模拟中的应用。
    未命名-4.jpg

    北京工业大学的赵密教授做了题为“地震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人工边界条件”的报告。赵教授主要介绍了其长期研究的岩土地震分析方面的成果,包括“高阶精度时域人工边界条件”、“地震波斜入射成层半空间场地反应时域算法”、“地震动峰值速度和位移对结构反应的影响”、“求解动力有限元方程的显式时间积分”等。
    未命名-5.jpg
    重庆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丁选明研究员做了题为“现浇X形桩瞬态动测响应研究”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X形桩处理费用低、施工效率高和工后沉降小等优越性,接着通过波动理论的分析指出具有复杂截面形状的X形桩在动力检测方面的挑战性,引出课题的研究背景。然后详细向大家介绍了近期进行的现浇X形桩低应变检测足尺模型试验研究、现浇X形桩低应变瞬态响应数值模拟研究等最新成果。
    未命名-6.jpg
    论坛的第5个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许成顺教授所作的“土工试验近期研究进展”。许教授通过“考虑应力重分布的砂土液化机理试验研究”、“反压设置对砂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两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她最近两年在土工实验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未命名-7.jpg
    随着我国资源开发转向海洋,海洋岩土工程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最新的自升式钻井台和桩靴基础的计算成为分析的难点。由来自重庆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的易江涛研究员对此问题做了题为“大变形有限元计算新方法-混合欧拉朗格朗日计算”的报告。针对桩靴贯入过程中的大变形、大应变、复杂接触面、超孔隙水压力计算、流-固耦合等计算难题,易江涛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他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基于有效应力的欧拉计算技术开发、对桩靴基础灌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欧拉计算和拉格朗日计算的衔接、对桩靴基础贯入-卸载-固结-再贯入全过程模拟等。
    未命名-8.jpg
    重庆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肖杨副教授做了题为“堆石料的边界本构模型研究”的报告。肖杨副教授首先通过国内外面板堆石坝破坏的案例,介绍了堆石料具有的非线性、剪胀、破碎、应变软化等复杂的力学特性,指出现有计算模型的缺陷。接着针对堆石料的特点分别介绍了系列研究成果,包括:堆石料三维统一非线性强度理论、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堆石料边界面模型、考虑状态相关的堆石料本构模型。
    未命名-9.jpg
    在每个报告之后,大家都就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重庆大学土木学院院长刘汉龙教授对论坛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高度评价了这次学术交流。论坛使得与会人员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增长了见识。对我院在地震岩土工程、海洋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未命名-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