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枪舌剑尽是非黑白,青年才俊辩世间万象。”2014年5月22日晚,重庆大学第十九届辩论赛如约而至。
经过两个月的角逐,土木工程学院先后战胜了外国语,继续教育,法学,弘深等劲旅,而动力工程学院也一路过关斩将,与土木学院会师重大辩者的耶路撒冷——DZ126。最终,土木工程学院以4:11遗憾告负,获得亚军。
决赛辩题为“校园民主管理重在搭建管理架构还是重在培养管理能力”。辩题与大学校园生活息息相关,故此次决赛也更加引人关注,各部门领导老师,各学院的辩论精英悉数到场。
开篇立论中,双方各持己见,正方土木学院认为校园管理构架定义了校园民主管理的性质与目标,确立了分工形式,明确了各阶层的组织关系,是校园民主管理的重心。当代大学生缺乏的并不是能力而是高效而合理的管理构架。而反方动力学院则坚持校园民主管理重在“培养管理能力”。提出就重庆大学现状而言,架构已基本完善,提升广大同学的民主管理能力才是应当投入更多资源之处。
立论后,激烈的角逐开始了。在质询阶段期间,双方互不相让,现场气氛十分激烈。在反方二辩盘问正方一辩时,正方一辩以我们重庆大学架构不够完善和合理来为自己的论点辩论。在这期间以自己的实际经历加以佐证。而正方二辩盘问反方一辩时着重强调了两个数据——80%和6%。他们提出80%学生代表有能力,但却仅有6%的学生代表会提出提议来加强阐述自己的观点。问者滔滔不绝,极力扑捉对方漏洞;答者出口成章,守得固若金汤。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精彩!
三辩质询环节则是由三辩对对方四辩进行发难。双方三辩的问题环环相扣,对方回答也见招拆招。三辩小结结束后进入中场休息,参赛队员稍事休息,准备随后更具挑战的自由辩环节。
中场休息后,进入自由辩环节。正方围绕“优秀的架构能团结起众多有能力的同学,充分发挥其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等观点展开辩驳,而反方提出“缺少意识也是能力缺乏的一种体现”,双方激烈交锋,唇齿交战间体现辩论的魅力。
最后的环节为总结陈词,也是比赛中双方所思所想的精华所在。正方四辩熊吴越同学条理清晰的总结了对方的观点,并就重大现状进行深刻剖析,献计献策,赢得阵阵掌声。反方四辩在结尾处阐述了一路走来的诸多不易,引得在场的辩手感触颇深。双方结辩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比赛至此结束,但是两位评委老师的点评也是精彩至极,辩论队执行教练姜凌舟和民辩盟副会长张邦辉就双方立论的逻辑性,辩手自身素质及比赛过程中的攻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终,经过五位评委老师的三轮投票,土木学院以4:11落败,遗憾的获得了亚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辩论赛是校辩论赛今年来又一次由工科院校包揽冠亚军。这无疑展现了理工科学子在思辨能力上的风采。我们恭喜动力工程学院创造了历史,也希望土木工程学院放下包袱,认真总结反思,来年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