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English 教师登录

总结-日本寒假冬令营心得体会报告—日本人文,建筑的魅力

作者:谭林  

发布者:  

审核人:  

日期 : 2019-12-23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最终以这样一份日本寒假冬令营的机会来犒劳自己一学期的辛苦学习工作,同时这也是我认识与走向一个新的世界的基石,所以我尤为重视和珍惜这样一次冬令营。

在我出访日本之前,有几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在我的心中。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之一,在资源,领土,文化等方面都占据劣势,但是它凭借什么能够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发展如此迅速?日本的街道是怎样保持如此干净的?日本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古今)都有哪些异同点?为什么日本在科学领域如此先进,几乎每次诺贝尔奖都能够看到日本科学家的身影?日本人酷爱跑步,日本的长跑文化在日本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这些问题之中的大部分都在本次行程中为我解答。

通过参加本次日本冬令营,我想借此机会对日本人文和建筑有基本的了解以及成为一名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学生为今后更好地走向世界打好基础


一、冬令营情况概述

本次日本冬令营全称为“建筑环境与生态智慧可持续发展课程”日本交流项目,共分为三批,每批人数20到30人不等,我们第三批人数为31人,时间为2019年1月15日至1月23日,共9天(包括来回航班)。主办方为重庆大学城环学院国际交流社。

为了加快推进和实施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要求,提升我校建筑学部相关专业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日本文化中心,通过培训与交流形式,深入日本文化腹地:东京及关西地区,在全面学习和了解日本水利土木建设与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最前沿进展的同时,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工作,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责任意识。

本次课程将实地考察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东京水科学博物馆、水道博物馆、国立美术馆、各类展览馆和环保机构,参观世界闻名的东京设计和建筑,实地体验日本民俗文化。探究这个国家及城市在建筑、工业、土木、环境等行业的发展前沿。

二、所见所闻以及学习收获

1. 日本土木建筑

因为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所以说我在此次行程中着重关注了一下日本的城市建筑和古建筑风格特点。专业让我更加偏向建筑的构造和外观感性地分析和感受。

城市建筑

    看惯了中国的城市建筑,特别是繁华地段,基本上都是高楼耸立,夜晚彩灯高照,人们在这个钢铁森林中显得渺小不堪。但是到了日本,看到了他们的城市建筑,顿时觉得我们的基建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并不是说技术的差别,而是日本的建筑普遍比较矮,即便是想东京这样的国际繁华大都市,相比于国内,高楼还是少得多,可能是由于地震频发等因素导致的吧。


  图一 从东京塔(Tokyo Tower)上远眺东京城市建筑


日本城市建筑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小而精,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感觉,很多都采用简单规整的立方体来塑造外形,给人一种整齐低调的意味。


    行程中我们有机会去到东京最繁华的街道——银座。即便是日本最繁华的地段,它的建筑也不是很高,最多就12层左右的高度,完全不能够和如重庆解放碑那种高耸入云的建筑相比较。但是就是这种规整,朴素,每一个品牌就是一栋楼,配上灯红酒绿和蓝天与黄昏的映衬,给人一种虽然置身其中,但是很享受这样一种城市氛围的感觉。


                                      图二 东京银座黄昏夜景


古建

谈到日本古建,这次行程日本古建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无论从木结构,外形还是建筑细节,和中国的古代建筑差别不大,有时仿佛就如同置身于中国的古建之中。无论是在东大寺,明治神宫还是浅草寺,与中国的古建大同小异,但是日本的古建也融入了一些日本本国的元素,传统的日本建筑师强调整体的生态设计,他们以敏锐的感官去探究空间的深层本质,进而转换成建筑空间的元素,以塌塌米、竹、石、纸、木等,简单的构成要素,形塑「空、间、寂」的独特的日本美学。同时,我感觉日本的古建筑要比中国古建筑形态上要美一些,可能这也和日本注重保护古建有关吧。

                                                                图三 浅草寺夜景


    同时,我们也参观了日本最古老的水坝式蓄水池狭山池的土木遗址,类似于四川的都江堰,看到了狭山池在奈良时期的行基,江户时代的片桐等,经历了1400多年岁月的堤防,输水管,木栅等土木遗址,体会了日本人利用,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图四  狭山池博物馆

1. 学习收获

环保理念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所以这样残酷的现实就迫使日本对有限的资源进行近乎严苛的回收和处理。我们有机会到吹田市资源再利用中心去学习日本垃圾分类以及废物利用的过程和智慧。我看到自行车修理中田师傅一年处理和维修废旧自行车超3000俩再以低价卖给市民;我看到一位老爷爷将牛奶的废纸盒的内部纸皮拿来再次回收,把他们打成纸浆,在经过如同中国造纸术一样的过程后再次将废纸盒做成书籍,报纸等;我看到他们把玻璃瓶等废旧材料做成太阳能板,再发电卖给电力公司,再以廉价卖给市民……每一位日本市民都有很高的环保理念,什么时候该丢什么垃圾,一丝不苟地对垃圾分类与回收,外出产生垃圾都装好带回家分类……

在我看来日本之所以街道如此干净,天空和海洋如此蓝,空气如此清新等等,这些都与他们为环保所作的努力密不可分。这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和借鉴。


礼节举止

“日本人实在是太有礼貌了!”同行的同学不止一次地向我感叹。是啊,无论是一句常挂嘴边的“不好意思!”和目送我们大巴离去的挥手,还是自觉地扶梯靠左站以及习惯性的点头示意,日本人时时刻刻都给我们上着生动的礼仪课。我想,中国人并不是没有礼节和素质观念,本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我想我们是差在不愿去行动。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我相信我们的国名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大学参观感受

我们参观了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四所大学,其实我感觉日本大学校园并没有那种很大气雄伟的建筑,但是为什么很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出自这几所大学?我不禁想起梅贻琦在清华就职演讲中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日本大学不追求这些外在的,反而是他们浓厚的学风和路上步履匆匆的大学生深深地吸引和影响着我。我想,我也应该学习他们这种朴实,踏实的习惯,运用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这样才能够走得更远。

                                                                     图五  大阪大学校门一隅



                                                                                                              图六 于东京大学全体合影


三.职业规划以及仍需提升的地方

1.自己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够踏实,不够自律。

2)礼节礼貌,修养素质还有待提高。

3)自己生活上的能力还很薄弱。

4)未来目标还不够清晰,明确

2.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的未来规划目标是:本科结束后以优异的成绩保研自己理想的大学继续攻读土木工程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工作阶段:工作初期很大程度上会进入中建等施工类型企业,进行职业初期的摸索和磨合。在之后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会进入设计院或者甲方亦或留在施工企业,从基层稳扎稳打进入企业管理层,进而逐步实现人生各阶段目标。



四.对冬令营的建议和意见

虽然我在这次行程中学习和收获了很多,但是对于这次的冬令营,我还是几点意见和建议的。

1. 购物问题

在出行之前,我期待的冬令营行程是在几所大学之中能够亲自去感受一下他们上课学习的氛围,学校环境,以及能够结识几位日本朋友等等,但是整个行程给我们的感受就是有一点“走马观花”,像传统意义的“旅行团”一样,看似每天行程都很满,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深入地”探究日本的人文,建筑等更加深入的东西,而且“购物”的时间实在是过长,我们是报以学习的态度来访学的,而不是以一个“代购”或者是购物者的身份来旅游,是否安排得有些“本末倒置”呢?这一点也是希望下一次能够安排地更好吧,让我们更是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来“深入地”接近和了解一个全新的文化。


2.交流和合作机会较少。

虽然我们也分为摄影组,新闻组和后勤组三个小组,但是小组的交流和合作

机会较少,也不是说没有,只是说这种合作的程度不够,对小组长的“领导能力”以及小组成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不够。说句实话,我们更像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去参加旅行社的一个项目,只有几个几个熟悉朋友的进行交友谈心。所以我希望下次能够以“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或者问题”为目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小组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但是总体而言,通过参加这次日本冬令营,我们还是收获了很多友谊与欢乐,了解了日本的文化和国情,学习和解决了很多以前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和问题,可谓是收获颇丰,增加了我的国际视野。


五.总结

通过参加本次日本冬令营,我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成长与收获。不仅体会到了日本的风土人情,建筑的多姿多彩,也感受了日本大学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学习到了环保,礼仪相关的知识,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国际视野。同时,我也深感作为一名中国一流大学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且运用国外交流所收获的知识,竭己所能去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二

姓名:谭

                                   2019年02月